2345首页 » 动物百科 » 海南蓝仙鹟

所属科目: 动物界 » 脊索动物门 » 鸟纲 » 今鸟亚纲 » 雀形目 » 鸣禽亚目 » 鹟科 »

名字:海南蓝仙鹟
学名:Niltava ahinana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冼耀华:2010:形态描述 雄鸟颏至上胸部深蓝, 雌鸟棕褐色。这些羽色比其他仙鶲较重, 易于鉴别。 雄性成鸟: 眼先及鼻羽黑色;上体深蓝;前额、眉纹、小覆羽及尾上覆羽为鲜明的海蓝色;两翅及尾羽暗褐,羽缘蓝色;头侧及耳羽黑蓝色。颏、喉及胸蓝色特浓,有些标本在胸中部羽缘常杂白色端斑, 形成一片不规则的,大小不等的斑块;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;腋及腹的两侧灰色;腋羽白;翅下覆羽灰蓝色。 雌性成鸟: 上体头侧及颈橄榄褐色;尾上覆羽转变成棕褐色;尾羽褐, 外翈草黄褐色;眼先浅黄白色.有时沾白;眼周皮黄色。颏, 喉棕褐色, 胸中部稍为暗些, 较多棕色, 胸侧及胁部橄榄灰黄色;腹及尾下覆羽白色;腋羽及翅下覆羽浅奶黄色。 幼鸟: (1964年8月9日 采自广西宜山)。上体大多暗污褐色, 头顶各羽具黄栗色羽轴纹,背部及覆羽亦具黄褐色斑点,飞羽暗褐, 中央尾羽及外侧尾羽外翈蓝色。颏、喉及胸浅黄褐色,羽端淡污褐色, 形成鳞状斑, 腹部污白色。 虹膜暗褐; 雄鸟嘴黑色, 雌鸟角褐; 跗蹠淡褐。 量衡度:见图104 冼耀华:2010:生物学描述 多见于山区的丘陵地带。亦在村庄附近的灌丛间活动, 在广西, 它常见于针阔混交林中, 5月中旬, 广西柳州的海南蓝鶲就开始繁殖,并成对活动。6月初 雄鸟生殖腺膨大达 10 × 7 mm , 雌鸟 的卵泡最大的卵达10 ×10 mm。5月14日 我们见到一个雌鸟腹部已有孵卵斑。在5月30日, 7月9日及8月初,均见到幼鸟, 可能繁殖不只。一次但是我们却没有找到它的巢和卵。 它的食物。据丁文宁等1964年在广西对海南蓝鶲 5, 6, 7, 8 四个月的66个胃内食物进行分析, 它的食物主要是昆虫, 如马尾松毛虫的成虫, 幼虫及卵粒; 松天蛾的幼虫, 尺蠖蛾的幼虫, 蝗虫, 白蚁, 蠖螋, 蝽象, 叶蝉, 腊蝉, 飞虱, 金龟甲,瓢甲, 步行虫, 象鼻虫, 蚂蚁, 蜂类, 蜈蚣等, 但也偶见蒹食少量植物叶片。8月初已见到尾羽正在脱换的雄鸟。
图片: